
5月25日,在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连家砭林场,护林员周兴河(右)和张亚丽在检查林木病虫害情况。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子午岭横跨陕甘两省,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的落叶阔叶天然次生林。2013年起,革命老区甘肃庆阳市开始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2013年至2020年,庆阳市累计完成造林730.85万亩,其中,华池县全县近60万亩宜林荒山得到治理。
2021年初,庆阳市启动“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和“一村万树”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巩固工程成果,确保成木见林。当地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增国土绿化面积200万亩。
如今,庆阳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现双减趋势,年均减少入黄泥沙6900多万吨,保护塬面1543平方公里。原本贫瘠的黄土塬已经换上绿装,水土保持能力大幅提高。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连家砭林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3年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荒山景象(资料图片,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供图);下图为2022年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3年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荒山景象(资料图片,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供图);下图为2022年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万亩苗林示范点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连家砭林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