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9月23日电 传统村落该如何发展?乡村的吸引力在哪里?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又是什么?
当你来到甘肃省徽县嘉陵镇稻坪村,便会找到答案。

稻坪村桃源沟瀑布。宇宏举摄

稻坪风光。刘浪摄
初秋时节,秋老虎依然余威甚嚣,记者先沿嘉陵江逆流而上,再穿火焰山而过,终至大殿山麓,触摸并感受着这片充满希冀的土地上的乡村脉动。
美,从环境开始
行驶在前往稻坪村的路上,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让人感受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浸润了灵秀之气。
昔日的稻坪,满是破落的泥草房、堆满柴草的院子、鸡鸭鹅狗满村乱窜,是一个大家只要一说起来都会撇嘴的地方。
稻坪村今天的变化,源于对村庄改造的规划引导、分类整治和精准发力。

尹家老宅。宇宏举摄

尹家绣楼。宇宏举摄
在完善基础设施过程中,稻坪村尊重环境的承载力,遵循自然的原始美,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和地域特色,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正如一位学者在参观了稻坪村后所言:“农村残留下来的泥墙屋、四合院、石子路,这些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做好保护传承,保存原汁原味。”稻坪人已自觉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实践。
美,在富足中提升
田园牧歌式生活不但要有美景,还要有“烟火气”。
曾几何时,田园“烟火气”在犬吠和鸡鸣中蔓延。如今,稻坪以“三农”工作为底色,形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重新定义新时代田园生活。

制作传统油茶。陈宝军摄

晒玉米。于宏举摄

小吃面鱼。陈宝军摄
闲置在家的磨盘、火炉和风靡乡间的油茶,通过农家乐、民宿及农村电商的巧手打造,“老食材”被做出了新味道。
现如今,稻坪村正在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休闲胜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庄山水环绕、处处花草繁盛、家家美食飘香的好地方。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有超过十万人次在稻坪的青山绿水间,开启了生态之旅。
赚“美丽乡村”的钱,“靠山吃山”的思维有了新的解读方式,类似稻坪村这样的乡村蜕变之势汇聚成一股潮流,串点成线,席卷着更多的徽县农村,构成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幽静的村落群,形成集聚效应。
美,在乡风中沉淀
在村子漫步,是件既愉悦又长知识的事情。随处可见的古代圣贤、成语故事等10多个系列,数十幅墙壁绘画栩栩如生,浓浓的文化味儿,让村民们美在眼中、甜在心头。
优秀文化和文明村风是这些村庄发展的“软实力”,在村支书尹守明看来,这对于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村庄有了文明新风,再推进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就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新农村里依旧住着‘老农民’,治标不治本,发展往往难以持续”。

徽县嘉陵镇干部为村里安装乒乓球台桌。刘浪摄

网红桥。宇宏举摄
稻坪村铸牢文化振兴这个灵魂,用好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了让“无形的”文化和文明有形化,提升了乡村内涵,并反哺助推了乡村建设和村庄发展。打造“秀外慧中”的美丽乡村。
村子变美了,让乡亲们尝到了更多甜头,参与管护的积极性高涨。“去年村上组织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大家伙都来了,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被挤得满满当当。”尹玉珍大娘谈及当时的情景,还是那么激动。在乡亲们眼里,振兴乡村,不仅靠政府,更要靠每个人内心的自觉和坚守。(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