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高铁,
越架越高的钢轨,
越来越快的速度……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
中国铁路正以迅猛的速度
不断地更新换代。
在丝绸之路上,
就有许多铁路,
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美好……
走 进
“雷锋号”
1989年5月,“雷锋号”机车横空出世。伴随着兰铁机务人躬耕不辍的黄牛精神,这台以雷锋名字命名的火车头已在西北大漠铁路线上安全驰骋了30年。
Δ 雷锋号机车组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迎水桥机务段“雷锋号”机车组是全国铁路第五台以人名命名的机车。截至2019年8月1日,“雷锋号”机车组已安全走行415.6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周长跑了103圈。




Δ 如今的“雷锋号”,和谐D3D型0035交流电力机车 。

“雷锋号”机车组创造出连续安全生产10970天,安全运送旅客559万余人次,担任专、特运任务211列,累计防止各类事故527件,排除事故隐患453个,节约各类油品170余吨,累计节电2.16亿多度的辉煌业绩。

“雷锋号”机车组组建以来,历经3次转型,先后有14任司机长、67名机车乘务员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成长成才。

现任“雷锋号”机车长陈仲玉。
揭 秘
高铁钢轨的焊接工艺
在人们以往的记忆中,火车运行时总是发出“哐啷哐啷”的规律声音。这是因为铁道线路是由25米长的铁轨连接而成,为了解决热胀冷缩,在每两节钢轨之间留约1厘米宽的缝隙。而现在的高铁线路铺设长轨,使用500米的长钢轨无缝连接起来的线路,消除钢轨间的接头以减少撞击。近日,我们走进河口南焊轨基地探寻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钢轨焊接、检验全过程。

长轨的原料,从钢厂生产出的100米的短轨。

河口南焊轨基地,是中国西北最大的焊轨基地。基地目前拥有的2条长钢轨焊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公里以上。这是焊接前的粗加工——粗打磨。

无缝钢轨是由5根100米长的钢轨,在焊轨基地焊接成一根500米长的钢轨,再运到铺设现场采用闪光焊的方式连接而成。钢轨放进焊机后,接头处被聚焦,最高温度可达1400摄氏度,在高温下迅速挤压,只需要两分钟,两根钢轨即可连接成一根。这是正在进行焊接。

为确保钢轨焊接工艺达到0.2毫米的标准,工人的操作总要力求完美。这是技术人员在做精调整。

高速轨焊接要经过的14道工序,可以归纳为检轨验伤、除锈、钢轨焊接、焊接后粗打磨、热处理、精调直、精铣、质检探伤等。这是正在进行二次热处理。

精铣、质检探伤,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检验钢轨焊接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落锤实验。落锤实验的锤头重1吨,一截1米长、有焊头的钢轨被送进实验台底部,锤头从高度为5.2米处自由下落,焊接接头一锤不断才算合格。

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500米的成品长轨需32台龙门吊同时起吊装车。

用火车外运500成品长轨。河口南焊轨基地主要承担着甘宁两省区铁路线维修轨焊接和西北基建轨焊接任务,至今已为兰新二线、中川铁路、西格二线、敦格铁路、兰渝铁路、拉日铁路、包西铁路、天平铁路、太中银铁路、兰州枢纽、库阿铁路、银兰客专等项目焊接运送长钢轨9700多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轨3400多公里。
点 赞
包兰铁路:中国人,了不起!
包兰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却因沙漠而闻名,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Δ 包兰铁路穿越沙坡头路段

包兰铁路沿线

通车初期,包兰铁路深受风沙危害,火车被迫停开等情况时有发生。经过反复试验,铁路人摸索出“麦草方格沙障”,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

建起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林木成活率。

夷平了上千座沙丘,开垦出2000多公顷沙地,在铁路边建起了一座沙漠果园……

变荒漠为绿洲,包兰铁路为沙漠辟出绿色长廊,为荒芜的沙漠串起了大动脉。

如何防沙抗沙,是个世界级难题。包兰铁路在沙漠中的探索与实践,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担当。

包兰铁路的抗沙智慧,不仅装点出一片绿色,也为国内其他沙漠铁路乃至世界提供了治沙的参照样本。

以麦草方格固定沙丘的智慧,引发全世界关注。

在1977年的联合国全球沙漠化会议上,引发外国专家由衷称赞:这么大面积的流沙被固定,世界上还没有过,中国人了不起!
体 验
开往贺兰山深处的慢火车
1959年,石嘴山域内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面开工,为了运送石炭井、白芨沟及大峰沟的煤炭和物资,国家开始以大武口站为中心点,修筑包兰铁路支线——平汝铁路。
Δ 平汝铁路沿线

平汝铁路全线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于1959年5月开工,始于原平罗站,止于石炭井煤矿的大磴沟站,称潮石支线;二期工程于1966年开始,自大磴沟站向西,经呼鲁斯太煤矿南折至汝箕沟煤矿的汝箕沟站,称汝箕沟支线。潮石支线与汝箕沟支线并称为平汝铁路(又名平汝支线),于1971年11月正式运营。

如今的7524次列车(原507次列车),已“服役”了近半个世纪,被沿途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铁路公交”。

7524次列车,现由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客运段平凉车队担当乘务工作,是目前银川客运段“资历最老”的一趟列车。列车依然循着半个世纪以前的足迹,沿包兰线至石嘴山车站,向西北进入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区,然后向西折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最后再回到平罗县汝箕沟镇。

7524次列车经包兰、平汝线运行,由银川始发,停靠石嘴山、大武口2个车站,芦花台、暖泉、西大滩、平罗、枣窝、大磴沟、呼鲁斯太、柳树沟、白芨沟、汝箕沟等10个乘降所以及陶斯沟、宗别立2个乘降点。

7524次列车7:15银川始发,11:16抵达汝箕沟,单程运行143公里4小时01分;站停2小时17分钟,于当日13:33汝箕沟始发,17:49返回到银川,运行4小时16分。全程耗时10小时34分,平均16.4分钟一个站,最高票价9.5元,最低票价1.0元(0.5元为儿童票)。

半个世纪以来,7524次列车是143公里铁道线上守护她的铁路职工的希冀。

7524次列车不仅充当着当地居民走亲串友的“公交车”的角色,更是承载着贺兰山深处矿工们连接城市与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