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民众欢迎列车进站
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10点20分
一列名为“非洲之傲”的旅游列车
穿越印度洋畔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途经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
行程约4300公里后
成功抵达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

列车驶进洛比托车站
依托于中国政府援建的坦赞铁路以及中国铁建承建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四国铁路首次互联互通。

铁路线横贯非洲东西
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成形,被网友誉为非洲腾飞“金腰带”。
坦赞铁路
运走殖民和冲突,运来自由和发展

非洲人民喜迎坦赞铁路通车
在东非大地上,有一条铁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对外援助项目,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整套对外援助项目。
中国人称呼她——坦赞铁路
非洲人叫她——“自由之路”
被中非人民共同誉为——友谊之路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共同会见尼雷尔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独立后,多次向苏英德法和世界银行提出修建铁路的帮助。苏联和西方国家认为这条长达1800多公里的铁路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均予以拒绝。

赞比亚动工仪式现场
1965年,坦桑尼亚首任黑人总统尼雷尔第一次访华,在见面会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中国求助。让他想不到的是,毛泽东一锤定音,“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困难不同,我们一定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坦赞铁路珍贵影像资料
中国铁建的建设者面临着酷暑、野兽、毒蜂和疾病等多重威胁,克服了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异常复杂的条件,完美穿越“地球大疮疤”——东非大裂谷带,修建出经得住考验的、质量真正过硬的铁路 。

坦赞铁路全线接轨
期间,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约5.6万人次,各类专家近3000人次,目前在坦桑尼亚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共安葬着铁路建设过程中牺牲的69位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

中国专家公墓

轨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字样
如今在坦赞铁路的起点达累斯萨拉姆车站,候车大厅楼梯两侧依然挂满中非友谊的新华影廊,站台下的轨枕上依稀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字样。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带走战争和落后,带来安宁与富饶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旧貌
本格拉铁路最早由葡萄牙殖民者于1902年修建,1929年通车至刚果边境,建设过程长达近30年。受制于沿线沼泽、原始森林等特殊地形影响,开通后时速仅30公里。连续数十年的战火席卷安哥拉,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铁路难逃厄运,严重损毁、被迫停运。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旧貌
结束内战后的安哥拉一穷二白,前往美欧寻求经济帮助,向西方国家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中国提供了资金援助和施工支持,此后欧美企业不断表达参建意愿,报价却是中国铁建的3倍之多。

推土机作业后,两个未爆炸的地雷赫然在目
这条铁路施工的最大困难来自于地雷。据联合国统计,战后的安哥拉埋有1500-2000万颗地雷,许多没有引爆的地雷集中在本格拉铁路沿线,因此本格拉铁路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铁路每向前延伸一米,都要由安哥拉国家排雷局先行开道。

自幼培养的野外生存技能是本地员工与中方员工的最大区别,图为两名员工展示在工作中捕获的蟒蛇
过程中,铁路建设者大部分都得过疟疾,还有血吸虫和各种奇怪的虫子的威胁,甚至鳄鱼、蟒蛇、狮子等猛兽还时不时造访……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中国铁建勘察设计、建设的本格拉铁路,横贯安哥拉全境,全长1344公里,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向东直抵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卢奥,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是安哥拉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也是中企本世纪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长的铁路。

培训当地铁路养护专业员工
建设10年间,有近10万当地员工参加铁路建设,其中培养1万多名专业技能操作工人,成长为电焊、机械操作、通信电务等不同专业的技工。

满载锰矿石的货运专列驶入本格拉铁路卢奥车站
目前,本格拉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420万人次,货运量超过29万吨,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等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极大地降低了出口成本、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望过去
中国人民和非洲兄弟一起
建造铁路、公路和港口
抗击疾病、战乱和灾害
传播友谊、经验和技术

乘坐亚吉铁路首发列车的非洲兄弟为中国点赞
坦赞铁路
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中国企业本世纪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长的铁路
尼日利亚阿卡铁路
是中国在海外首条中国标准铁路
亚吉铁路
是中国在海外首条全产业链“走出去”铁路
……
仅中国铁建一家
在非洲修建铁路近11000公里、公路超过4800公里
在尼日利亚的当地雇员多达2万人
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外籍员工
分别达到3600和2400多人
不少海外市场当地员工占比高达90%

土耳其安伊高铁
不光在非洲
中国企业正在为全世界贡献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土耳其安伊高铁
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高铁
莫斯科地铁
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个地铁项目
卢塞尔体育场
是中国第一次打破西方垄断承建世界杯主体育场
中白工业园
是“一带一路”合作标志性工程
亚吉模式
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新样本
……
展望未来
中国人民不光和非洲人民
还将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们
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