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历经百年
建设每条线路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个“传奇”
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关角隧道
关角
藏语意为“登天的梯”
可见其地势的雄伟险要
关角山
是柴达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屏障
关角隧道
是通过柴达木进入青藏高原的“东大门”
也是内地通往拉萨的必经之路

为了翻越天险
1958年正式开工建设老关角隧道
由于受到当时艰苦自然环境
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1961年工程被迫停工
辗转到了1974年再次复工建设
直到1982年才正式通车

老关角隧道全长4.1公里
平均海拔3600米
前后建设历经25年
作为青藏铁路西格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承担着时代重任和历史转折
建设者们充分发扬了
“团结、奉献、吃苦、创业”的卓越品质
为青藏铁路塑造了一座永久的精神丰碑

关角山展线
曾是中国展线最密集的地方
也是老关角隧道的一大特色
正是这个特色
成为当时青藏铁路运输的“瓶颈”

从老关角隧道口算起到察汗诺结束
共有3个车站
其间有4组展线横卧于此
两个8字形展线
一个螺旋形展线
一个马蹄形展线
这一条条看似距离不长的展线
火车却要在其中盘山而行近2个小时

老关角隧道内
常年阴冷、潮湿
到了冬天极其寒冷
最冷时隧道内达零下40多摄氏度
导致隧道内渗漏水结冰
形成“倒金字塔”状冰柱、冰锥
悬挂于洞壁
威胁着列车运行安全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关角隧道养护工区的职工
每天利用固定的“天窗”时间
带着2米长的冰铲、镐头、手电筒
进入隧道内清除积冰
他们穿梭在缺氧而寒冷的隧道里
将一袋袋装满冰块的编织袋扛出隧道
清除可能影响列车运行的障碍
确保行车安全
旧貌换新颜

历时7年的攻坚克难建设
2014年12月28日
新关角隧道正式开通
新关角隧道全长32.69公里
平均海拔3500米
采用两条线间距40米
分离式平行单线隧道结构
无砟轨道和整体道床设计
中国铁路高原隧道长度首次突破30公里
开创了高海拔地区修建超长隧道的先例
也是目前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

相比于
老关角隧道的列车运行速度
新关角隧道
由原来的时速60公里提升到时速140公里
通过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0多分钟
大大提高了青藏铁路的运力


新关角隧道的开通
降低了铁路职工的劳动强度
极大地改善了作业条件和工作环境
在日常维修中
铁路职工可乘坐轨道车进出隧道
运用轨道检查仪、激光测距仪
等先进设备开展作业


新老关角隧道的变迁
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青藏铁路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新关角隧道的建成通车
充分印证了青藏铁路
在运输方式、设施设备
科技创新、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
不断发展和进步
成为高原铁路建设运营史上的典范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