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讲述文明的韵味

这番话让人想起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的一段话: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走入不同文明,用心观察,深刻思考,已经成为习近平主席的习惯。

阐发文明观
今天,在这场由他倡议召开的文明盛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发了他的文明观。
总结亚洲辉煌的文明成果,阐释中华文明深刻内涵,介绍不同文明“相处之道”,并提出亚洲人民三个期待和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四点主张……
几个关键词汇意味深长:

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
半个多月来,世界的目光一次次聚焦北京。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再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三场活动主题不同,却有一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命运共同体。

人们不难发现,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贯穿其中。
在“和合”理念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同世界携手前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