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大国气象展区,观众拿着画像与智能画像机器人“大千”合影。“大千”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画一幅头像大约需要3至5分钟。“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上丰富的互动展示融合了科技、新媒体等元素,受到观众喜爱。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大国气象展区,参观者在体验“本色中国”VR项目。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壮美篇章展区,观众在体验新华通讯社的“留声40年:扫描人脸生成你的时代金曲”互动项目。这个项目通过为观众拍摄照片,根据观众的性别和面部特征为其推荐生成不同时代的金曲。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大国气象展区,来自湖南的64岁老人黄承初在一个智能电子书法台上写下“改革开放”4个字。书法台上没有墨水,只用干毛笔、手指即可书写,字迹可同步投射在显示屏上,还可保存后扫描二维码分享。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壮美篇章展区,观众在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AR体验项目,与一只“CGTN熊猫”互动,并拍摄照片。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大国气象展区,智能画像机器人“大千”在为一名观众画头像,吸引众多观众围观。“大千”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画一幅头像大约需要3至5分钟。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1月20日,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壮美篇章展区,观众在体验新华通讯社的“回眸历史——定制改革开放40年纪念明信片”项目。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