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高度、毫厘安全”的银线之上
他犹如一个舞者
翩翩起舞、挥洒自如
17载的工作生涯
他用永不停歇的学习锤炼追求更高标准
用诲人不倦的踏实态度培育人才队伍
用不懈奋斗的创新激情追逐岗位梦想
17载的接触网岁月
他先后斩获全国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
“铁路工匠”、云岭首席技师等众多荣誉
是同事心中的接触网技术“大拿”
被大伙称为“兵王”
他就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供电段接触网工——代云华

他的成长
是追寻美丽中国梦的精彩绽放
是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奋斗目标的自我超越
是在平凡岗位上践行
“谋大局、敢担当、真落实、勇作为”
精神的生动榜样
坚持苦练,剑指“最强王者”
在昆明供电段说起代云华
大伙最津津乐道的
是他过硬的业务技能——
一分钟剪断50次铁线
1分半钟制作一副吊弦
3分钟制作一个回头
25秒上下接触网杆一次
80分钟“天窗”带领作业组
拆除50根旧吊弦、安装60根新吊弦
调整10个跨距导高……
他创造的一项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骄人纪录的背后,是他6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练和坚持。2002年,昆明供电段举行职工技能竞赛,代云华作为参赛选手,只负责在地面推梯车,成了“板凳队员”。这次比赛成绩不理想,代云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接触网检修的“最强者”。
打那以后,代云华就像变了一个人。即使是在工余时间,他都是工具包不离身。一个简单的吊弦制作,他练习上千遍,手上挑破的血泡结成了厚厚的茧子。为了练体能,他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和蛙跳,并坚持至今。制作承力索回头、爬杆上网,他一练就是几个月。

2008年,成昆线发生“8·30”地震,新江站2道3个跨距的接触网被落石击中掉落地面,吊弦拉断、松脱40多根,多处定位偏斜,供电系统瘫痪。接到险情后,代云华和同事从元谋站迅速赶到新江站,仅用1小时28分抢通供电线路,确保了震后第一趟抢险救灾列车顺利开行。
2009年,代云华代表昆明供电段参加昆明局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一举夺魁。2011年,他带着几名徒弟代表昆明局集团公司参加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五名、个人第5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的奖牌和奖章,登上了牵引供电领域的高峰。

2009年到接触网检修车间工作后,代云华先后参加20多项重点施工和近百次急难险重任务,发现重大设备缺陷520多个、破解作业难题300多个,避免各类事故隐患130多处。他参加施工、检修的9800多条公里接触网,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设备故障。
倾囊相授,锤炼行家里手
2009年
代云华开始带徒弟
兼任接触网专业新入路职工的教员
他给自己的教学定下目标——
第一年出徒单独作业
第二年重点锤炼
第三年成为行家里手

他将自己遇到过的典型设备故障判断处理方法收集整理,汇编成册,供学员学习;总结提炼出“提报计划、作业准备、出动、要令、验电接地、行车防护、作业、消令送电、作业结束、台账记录”日实施十大环节,让现场作业全面规范化;编写《新职人员上线作业指导书》,让新人最快掌握上线作业的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好的作业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情”,代云华以身作则,教导徒弟。接触网分相作业是高精尖的技术活,高低误差不超过2毫米。每次接到分相作业任务后,代云华都要提前在工区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模拟计算好各类数据,再把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高速分相绝缘器,拿到现场直接安装,标准率和速度超过别人好几倍。

据徒弟杨青山回忆,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实战技能,代云华让他独立安装分相。作业完后,代云华拿着游标卡尺来检测杨青山安装的分相,发现超出标准范围5毫米。代云华板起了脸,迅速调整不达标分相,重新组装铜滑道,此时离“天窗”结束还有10分钟,一般人装一侧分相至少得15分钟,时间十分紧迫。而代云华只用了不到5分钟,调整的高速分相重新上线,误差为零。
如何做到精准到毫厘不差?代云华如此回答:“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作业前准备充分一点,再把标准装在心里。”

代云华先后带出了3名全路技术能手、1名云南省技术状元、4名局集团公司技术标兵、近20名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员至今,他带出的600多名学员已扎根于昆明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的各个领域,70%的大学毕业生都成了业务骨干,有些甚至还成了车间的工班长、技术员和车间主任。
攻坚克难,成就真心英雄
一次次攻坚克难
一次次淬火历练
一次次化险为夷
代云华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
为接触网事业奉献的真心

代云华有个习惯,每次干完活,都会从头到尾琢磨一遍,还时不时蹦出些新念头。
以往电气化铁路断线恢复抢修时,都是把断头拉紧再人工做接头,不仅耗时长,而且工艺质量难保证。经过两年多上百次设计试验,代云华研制出接触网接头制作辅助器,让抢修效率提升了50%,接头制作更容易达到标准。这项成果在全路多家供电段推广应用。代云华创造了很多这样的小发明,非常实用,职工十分欢迎和喜爱。

工作之余,代云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发明创造上。2014年,“代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接触网设备检修时,测量接触网吊弦间距很费周折,不仅工作量大,还耗人力。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办法测吊弦间距?代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热闹起来,两个月后“接触网吊弦测距仪”新鲜出炉。
这套“变形金刚”拿到现场一用,大伙都爱不释手,竖起了大拇指。如今测量接触网吊弦距离时,只需要一个人在地面一推,结果就出来了,较传统方法减少2个作业步骤,少用5个到10个作业人力,效率提高2倍,不仅省人省时省力,而且还更精准。

打这以后,代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一发不可收拾。他带着徒弟先后发明了止动垫片锤、接触线接头制作辅助器等20多个轻巧实用的新工装,在全段推广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作业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改造后的“预绞式冗余耐张线夹”,消除了旧装配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60万元。

岗位就是舞台
登高才能望远
2016年后
代云华又把他所有的心思
放在了高铁上
踏上新的征程
代云华正带着他的徒弟们
寻找人生的诗意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