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获悉,医疗器械馆内的高科技展品——由瑞士企业“罗氏”制造的VENTANAHE600染色系统已成功投入上海三甲医院使用。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引进了上海市首台“单独滴染”新型HE组织染色解决方案——VENTANAHE600染色系统。随着公众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病理诊断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临床和患者对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准肿瘤中心副主任王坚教授告诉Knews记者,提升病理实验室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是推动肿瘤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精准的病理诊断是实现肿瘤精准医疗的关键。
基因突变是肿瘤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且不同癌症有不同的基因突变,精准的病理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判别肿瘤良恶性质、恶性肿瘤的分类和分级等,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最大程度改善疗效,延长患者生命。

病理诊断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流水线”工作流程,从在患者身上取出组织标本到最后临床医生出具诊断报告,其间环环相扣,达数十步之多,并且长期以来,对手工依赖性高、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我国目前的病理医生及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王坚教授指出:“约有80%的病理诊断报告是基于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做出的诊断。HE染色占用了病理工作者的大部分精力,如何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是病理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引进的VENTANAHE600染色系统全过程无人干预,免去了试剂配置及更换过程中所需的试剂人工混合操作和试剂效期监控等环节,将染色流程由50多步降至十几步,减少了70-80%的工作量,加快病理制片染色速度,有效提高病理实验室工作效率。”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表示,随着VENTANAHE600染色系统成功投入使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有望在国内率先实现肿瘤精准医学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病理诊断质量与速度的双升级。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