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铁路人
却驻守在沙漠边缘的贫困村
从宿舍到田间地头
从铁路职工变身“庄稼汉”
他把以往对铁路工作的感情
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中
他就是新时代铁路榜样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驻和田县拉依喀乡达奎村工作队
副队长亚库甫·阿沙木都

3年来
在他的带领下
村里233户贫困户
有170户563人
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核桃种植产业持续扩大
全村人员收入平均增加8000元
村里地面硬化面积增加28%
生活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得到全面补强

精准施策
开准药方拔穷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色格孜库勒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山区占95%、沙漠占3.7%、绿洲仅占1.3%,35.2万人口中,维吾尔族占99%。这里是全国“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也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为进一步加大对和田县的
精准帮扶力度
打造一支乡亲们眼里的
“精准扶贫的工作队”
从2014年开始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先后分5批,累计选派52名
后备干部持续接力
到和田县2个乡镇12个村驻村
37岁的亚库甫·阿沙木都
是阿克苏车务段俄霍布拉克车间副主任
2015年3月开始在达奎村驻村
达奎村有527户2239口人
种植核桃几乎是
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亚库甫·阿沙木都联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先后邀请3名专家到村里讲授
农业种植、林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
助力村民核桃丰收

核桃是一种喜水的作物,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情况,要及时为它补水,否则会对核桃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在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决定为达奎村修建一条灌溉干渠。亚库甫·阿沙木都被任命为干渠施工总指挥。

亚库甫·阿沙木都
每天和设计人员一起
仔细研究干渠的走向
设计工程规划
一连3个月都吃住在
干渠施工工地上
既是指挥员
又是突击队长
3年来他先后组织修建了
3条重要防渗引水干渠
解决了185户贫困户
1000亩核桃的节水灌溉问题
为全村耕地实现水利灌溉网络化
奠定了基础
他还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
为达奎村联系架设了高压线
平整修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
为开发建设和田县立下了大功
如今达奎村流水潺潺
牲畜兴旺,生机盎然
已经实现了脱贫

肩负重托
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几年来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
资助色格孜库勒乡
实施葡萄立架改造、嫁接改良、
葡萄定植和土地整理4300亩
建设了2座风冷保险库、
210座葡萄晾干房
资助贫困户修建葡萄长廊3.5公里
户均增加葡萄种植面积0.6亩
他们还在朗如乡和拉依喀乡
扶持贫困户养鸡、养鹅
种植红枣、香梨、黑枸杞、和田土桃
贫困群众有了更多增收渠道

色格孜库勒乡现在是
和田地区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
依托葡萄产业,全乡有
658户2982人实现了脱贫
拉依喀乡经过铁路多年的帮扶
2016年全乡实现了脱贫
这些成绩
都是亚库甫·阿沙木都
及驻村工作队全体同志
辛苦工作的结果
“我一只羊能卖1500元钱,织一张地毯能卖1800元钱。”3年前,奥布力艾山·奥布力还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户。亚库甫·阿沙木都与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一起,帮助他开展家庭养殖、种植,还赠送他1台地毯编织架,为他申请了国家富民安居房。如今他脱了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5年以来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在和田县
实施“美丽庭院、幸福人家”
庭院经济发展工程
资助5个村528个贫困户
发展庭院经济
按照“五个一”标准规划庭院
(建一座畜禽棚圈、搭一个葡萄架子、
开一畦菜地、种一片果树、养一群鸡羊)
实施特色养殖种植
让贫困户增收
走上脱贫致富路
“大哥,我们有民族团结一家亲微信群,我把你家要销售核桃的信息已经发到几个群里了,你家核桃质量这么好,不愁卖不掉。”亚库甫·阿沙木都对乌加阿卜杜拉·买买提说。
看着村民舒展开的眉头
亚库甫·阿沙木都的
心里是那样踏实:
能够让普通群众了解到国家政策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自己的收获远远多于那有限的付出
情注和田
让更多人聚拢在党旗下
“要想致富
首先要让大家在精神上脱贫”
这是亚库甫·阿沙木都
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刚到达奎村的时候
村里很多贫困家庭的儿童
冬天连一双保暖的鞋都没有
他着急得天天上火
为了解决穿鞋问题
他多方寻求帮助
终于联系到了某慈善基金会
为村里贫困学生
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爱心鞋

他联系和田县友好医院为村民们免费体检,发放各类药品100余种,价值2万余元,为45名患有皮肤病的儿童免费医治,发放了价值1万余元的药品,让村民们第一次体验到了全程化医疗帮扶。
2017年,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全国铁道团委和社会力量向达奎村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书籍、数台电视机和多台笔记本电脑。村民们第一次通过网络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共产党员
亚库甫·阿沙木都始终不忘初心
不忘党的培养
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致力于把党的温暖
传递给更多的人
晚上的业余时间他还承担
村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
成为村民们尊敬的老师
在他的影响下
仅2017年
达奎村就有4名积极分子
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15名青年被列为积极分子
全村26名村民向党组织
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实施精准脱贫奠定了思想基础

矢志为民,奋斗不息
千余个日夜的浓情躬耕
让这个铁路人变身的“庄稼汉”
更加坚定地投身于
精准扶贫事业
点点滴滴的小事
饱含着他对每一个村民的关爱
在他严肃表情后面
是一颗温暖的心
一颗勇于担当的期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