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华芳在展台前和客商交流
作为创业者,农家妇女陈华芳期待用白银景泰传统手艺丝绸宫灯点亮幸福生活,只是两年前,她还没有商标,更没有品牌,也没有专利,传统的手艺只是她和姐妹们农闲创收的一部分。
两年后的今天,陈华芳的丝绸宫灯有了专利保护,也有了注册商标。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甘肃馆,正在手工缝制丝绸宫灯的陈华芳高兴地说,现在如果有国外采购商愿意合作,她的产品完全可以出口到更大的市场。
而两年前,陈华芳带着丝绸宫灯第一次参加深圳文博会时,由于没有专利、没有商标,属于作坊产品,即使被外商相中也难以出口。所以在陈华芳看来,参加文博会,对于她这样的西部创业者来说,是开拓眼界的好机会,如果没有前两年参加文博会的经历,她可能还会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享受满足感。

手工缝制年年有鱼灯
陈华芳说,和庆阳香包有所区别,她只专注宫灯这一项技艺,通过手工缝制让宫灯的每个棱面都有不一样的花式和图案是她坚持的工艺。
作为一项手工密集型产业,丝绸宫灯的缝制恰好需要分工协作,陈华芳说,现在由她带领,村上的70多名农家妇女发展为丝绸宫灯手工制作人,她统一采购原料,然后分发给姐妹们制作,最后成品由她回收统一出售。一些心灵手巧的姐妹在她这里一年也能挣一万多元,而且还不耽搁照顾老人和孩子。

陈华芳现场制作丝绸宫灯
5月11日,是陈华芳忙碌的一天,艳丽的丝绸宫灯,还有现场手工缝制的技艺表演,让很多客商驻足观赏洽谈,陈华芳又是发名片,又是扫二维码,自如地面对每位客人。
陈华芳说,她现在开了网店,也用微信在朋友圈里做生意,这两年她的目标就是把制作宫灯的妇女发展到200多人,让更多的姐妹通过宫灯点亮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