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郑春玲和女儿李东蔓最开始做公益是在2008年。


那时的李东蔓正在上小学一年级。汶川地震后,学校老师组织学生捐款。郑春玲问女儿打算捐多少钱,李东蔓就说想捐五块钱。
“我妈说五块钱太少了,你再多捐一点,我当时想了很久,我就说那我就再捐一块钱,我就捐了6块钱,然后第二天我就拿着6块钱去学校了。”李东蔓回忆说。

“这件事对我来说挺刺激我的。”郑春玲说,“她刚刚6岁,我就反思自己在教育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家里就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都是在给予她爱,没有教会她如何去传递爱、给予别人爱。后来我就突发奇想,能不能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来培养她的爱心和责任心。”

从关爱脆骨病儿童,到给山区儿童捐书捐款,“全职妈妈”郑春玲带着女儿一起干的另一番事业正式开始了。

2014年,郑春玲又组建了心飞扬团队,组织并参与公益活动100多次,捐助物资及筹集善款70多万元,为非洲患艾滋病的妈妈和儿童捐款120多万元。

“我以前是一个全职妈妈,天天围着孩子转,视野特别狭窄,在培养孩子的这方面很焦虑。”回忆自己走过的路,郑春玲觉得,自己做公益的这些年,心胸开阔了,视野也增大了,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她和女儿有了回归社会的感觉,个人价值也在志愿的服务中得到了体现。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