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首访选择了中东地区。此前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的首访行程,同样包括数个中东国家。这不禁让人猜测:此前美国咄咄逼人的“重返亚太”势头,是否正被“重返中东”的新势头所取代?
中东与亚太是当前美国两大战略关注重点。2009年之前的近十年,美国战略重心一直驻足中东。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开始进行所谓“亚太再平衡”。但2011年中东剧变打乱了美国既定战略部署,使美国在中东与亚太之间左顾右盼,首鼠两端。奥巴马和克里的中东之行,也佐证了这一点。不过从种种迹象看,中东乱局恐怕不能绊住美国战略东移的步伐。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具有多重战略考虑。从理论角度看,“战略东移”不仅是地缘战略重心的转移,它还包含了安全优先任务的变化。如何防范和应对中国崛起这一重大安全议题,日渐超过反恐防扩散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美国外交战略棋盘中的首要议题。
从历史角度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战略重心呈现出“三级跳式”的东转态势:上世纪90年代,美战略重心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21世纪头十年,借“9·11”事件顺势将战略重心转向西亚北非。世界页岩气革命,使世界能源重心日渐西移,美国能源自给率明显提高,这使美国在战略重心东移过程中,对中东的牵挂比以往相对减少。
然而,如果美国真的以为“重返亚太”,能赢回在中东失去的信心,那就打错主意了。亚太不是中东。中东“地缘破碎地带”的特征,决定了该地区缺乏核心大国。而在亚太地缘版图中,中国是无可争议的“核心大国”,更有能力处理好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的地区事务。历史上,无论朝鲜战争还是越战,美国制衡中国,总是以失败告终。
美国对外战略受到多重原则的支配,这其中既有防止大国崛起和挑战的安全原则,也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原则,还有推销美式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原则。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这些原则相互矛盾:安全的逻辑,驱使美国决策层加大对中国这一新兴大国的遏制力度;而资本的逻辑又诱使美国的诸多大资本渴望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力度。如果中国步步退让,使美国决策层看到预期成果,那么安全逻辑将占据上风,并由此坚定美国驻足亚太、遏制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如果中国直面矛盾,使美国难以获得预期的安全成果,那资本逻辑便可能重新占据上风,将战略重心从亚太转向其他地区。
换句话说,美国战略东移的前景如何,既取决于美国决策层如何出招,更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中国需要足够的实力、意志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