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并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却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在我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10年中,每次“地王”出现,都会引发一波市场震动。
“地王”现象成因复杂,既有地方“土地财政”诱因,也有开发商过度竞争、非理性“搏傻”的助推。“地王”的产生动辄经过几十轮、上百轮竞价,然而一时风光换取的常常是苦果,近年来因无力开发而抛荒或者退还的“地王”比比皆是。由此看来,“地王”频出既不利于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开发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需重点防范。
整治“地王”彰显调控决心。有关人士表示,近期北京、上海、南京出现的几幅所谓“地王”,是在楼市调控经历两年,土地市场整体处于低位的时间段出现的。与周边其他的地块,或房价相比,达不到昔日“面粉贵过面包”的水平。“地王”是相对的,要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时间段、单价、总价、区位等因素来比较,不能轻易冠以“地王”帽子。尽管近期所谓“地王”水分较大,存在“误导市场”因素,但国土部门的果断表态和加大监督的举措,明确传递出“稳市场”的信号。
整治“地王”推动调控持续深化。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针对市场出现波动的城市要采取切实措施,一是加供应、稳后市;二是控异常、防波动;三是避免误读误导、稳定市场预期。由此可见,以“限购限贷”为主要手段的这一轮调控,正在向源头的土地市场深化。调控政策不断向整体性、系统化、精确化方向迈进。开发企业应当认清形势,牢固树立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应当看到,市场心理变化常常会引发楼市剧烈波动,稳定楼市的任务依然复杂艰巨。在土地供应力度不断加大、后续市场供应稳定的前提下,购房者应尽量避免恐慌性购买行为,减少误导信号对市场的影响。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