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言小说里反复出现过的萝卜、红高粱、树苗,甚至是叶子,现在也终于沾上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光,至少,“它们”是这一个月以来的热门新闻头条植物。
在山东高密实地探访莫言故居的热心记者注意到,“与记者第一次所见到的莫言旧居院中青青树苗、成片萝卜,郁郁葱葱的情景相比,如今已模样大变。院中小树苗被扒光了,莫言父亲种的萝卜被扒光了”(华西都市报10月29日报道)。据记者说,之所以对莫言家种植的作物感兴趣,是因为摘了(或者吃了)这些的东西,能沾上“文曲星”的光,有利于高考或者他日也拿个诺贝尔什么奖。
当然,不堪其累的还有莫言家人。他们要悉心接待一拨拨来自世界、全国、山东的游客与记者朋友们,承担义务导游的角色,耐心介绍每一个与莫言有关的事物的来龙去脉。并且,要不厌其烦地重复介绍数百遍。不妨先把莫言故居圈起,就做了故居吧。当然,事情有个缓急轻重,第一步不妨慢慢来,先圈了,谢绝参观就可以。莫言得奖后续到现在这个地步,并不算是什么意外。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我们能观测到一个倾向,事情开始从对莫言作品的解读,一路下滑到对莫言家花花草草的热心描写,越来越形而下的路线图。这足以说明,莫言得奖,对多数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莫言的小说,而是莫言所得的这个奖。
在另外一个莫言的新闻事件中,莫言被告知,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根本别想在北京的四环以内买个大房子。诺贝尔文学奖、北京的房地产、山东高密红高粱文化、莫言家的花花草草,这些本来各不相干的事物,因为一个诺奖,走到了一起,一边是单纯估算“文学价值”的诺奖,另一边是旅游开发与地产项目,就这么“魔幻现实主义”。
(责任编辑:鑫报)